WFU

2019年1月11日 星期五

如何選擇適合的整形醫美診所?清楚三原則:「不、要、問」,讓專業醫療更安全。




我從民國99年開始就擔任美真集整形醫美診所的執行長,經營診所至今算一算,也9年了。

剛創業的前二年,客人最常再私下對著我們問以下幾個問題:「你們剛開,醫師技術好嗎?」「醫生看起來很年輕,有經驗嗎?」不然就是很常聽客人說「技術好的話,費用不是個問題。」

但在我經營美真集整形外科的第三年後,客人已經不太這樣問,也不太說這類的話。

那他們都問些什麼?說些什麼呢?相信你們可能會很好奇。

不同新客,同樣的疑問?


在某個週末的下午來了二位新客諮詢。

一位是朋友介紹的,是位中年的男性。從他進門就有一股帥氣而有禮貌的能量,不只這樣,整個問診接待區也擴散著他身上的那股淡淡香水味,想必是注重給人感受的一位顧客。

治療過程,醫病關係良好。當天每個區域只要有這位客人走過,畫面都呈現著歡笑愉快、完美的治療成果。

第二位也是朋友介紹,仍然是位男性。斯斯文文的外表,與同事對談過程是位溫暖的客人,也針對諮詢的內容與疑問,用非常有邏輯和條理的主訴提出。

治療過程穩穩順順,對治療有疑問就提出,提出後同事就立即協助解惑,呈現「該有的」專業醫療關係。

醫病互動良好,有信任、也有專業。

兩組不同對象,有著不同的問題來諮詢,但有趣的是卻在「治療後」回診時間的同時,他們共同跟我們說了一句話正向回饋的疑問句

你們團隊專業好、技術好,但是否也在這幾年間,遇見顧客會提出手術與治療的技術費太貴嗎?

事後得知,原來他們也是「高專業的技術工作者」。

專業的情人


當從事一份職業時,你是否想過只要一直持續不斷在專業的領域上學習與求精,久而久之身邊朋友遇到相關專業的問題時,第一時間就只是想到問你。

是否你在自己專業上精進同時,遇見一群不同專業但卻是一樣是瘋狂求精練的人,互助進步而秉持著「同行致遠」的理念

如果有以上的情況,先恭喜你!你將在「職場上」的路會「得到與學到」更多。

因為你能用自己的專業安定別人對問題的害怕情緒,朋友也透過問你讓遇到的問題解惑,而更安定 ; 另一狀況是雙方用自己的專業共好,讓專業多元也創新。

這樣的形式稱之為「專業的情人」,這群專業情人時時都在「談戀愛」。為了交流學習讓專業更精進,很辛苦。但過程的專業支援與扶持,讓雙方感到幸福。

但如果「環境改變」讓一個曾經「重視高專業」的觀念,漸漸開始變的「以價錢考量」時,這將會開始造成專業價值衝突的大地震

說白一點就是,有專業要求者,慢慢的被低價波擊而得不到專業,而低價者只會更低價。

最後,兩敗俱傷。

不、要、問


針對大眾在「專業、技術價值」的觀點上,這幾年的變化差異非常大

在我的工作領域上,我統計這幾年最常被問的幾個問題,其中比例最高的是「我要如何尋找適合得整形醫美診所呢?」

針對這問題,我的回答:「清楚三原則就能找到適合的醫療。」三原則為「不、要、問」


『一不:不要選擇團購的醫療』

「團購」等同是「以量制價」,也是價格行銷其中的一種策略,這樣的策略很常見,也被認定是可以快速得到獲利的方式,這樣的想法在某些行業別上(連鎖)的確很有效也立即。

但某些是採用另一種經營模式如:日本很多手工本舖沒有過多的分店,就算有也只有家族傳承「專業技術」,延續本舖的理念經營。

這樣顧客買到的是「接近一致的服務與規格之上的專業」,但也相對「不以多量和低價」呈現著。說到這,我們回來談談「醫療」。

「醫療」是用「知識來評估診斷」、用「高技術來醫治」人的身體。技術是「個人的」獨門絕活,絕對不會是一群不同的人,做出完全相同標準結果的技術。

同理之下,醫療技術(如:動刀的那一雙手)是不可能論量談價,因為它是不輕易被(另一雙手)而取代的專業,更不用說,這專業是多年的經驗所磨練出來的道行。

在技術價值上,建議不以團購課程購買首要的考量方式。


『二要:要看醫師執業執照和科別、要預約。』


任何醫療手術都是「改變現狀」和「重整結構」的醫療技術,「治療技術」需要經驗和不斷練習,才能成熟。

人體是由許多不同器官所組成,所以醫療要達到高專業,是需要分成科別來訓練。科別不同,各科有專精,訓練過程和年限也大不太同。

所以我仍然認為,一開始「選對科別」就等同「選對一半的治療」。

而另一個更重要的觀念是醫療務必「要預約」。這點對我來說,是創業九年堅守的其中一個流程,不曾妥協過。

不妥協原因很簡單,我認為「醫療治療品質」最怕遇到經營者用「翻桌率」的概念來經營一旦醫療被「時間和量」限制住,將造成很多的傷害。預防這樣的狀態只有「門診採預約制」,才能讓「醫療更安全」。

雖然這樣的制度也許少了很多顧客量,但我們相信唯獨維持這樣制度,才能讓來美真集整形外科治療的顧客,享用安全的醫療品質。


『三問:問清楚問診醫師是誰、問治療原因、問清楚治療流程。』

我必須直說,很多醫美整形的治療諮詢問診對象「不是醫師」,甚至有顧客主訴過曾有過的經驗為「第一次與醫師見到面是在約好的治療時間」。

我認知裡,醫師如沒事先評估,怎麼可能知道要給予治療與處置的方式,故這樣的流程我至今仍非常不贊同。

正常的流程是「治療前」得讓醫師先評估、告知診斷,「再讓」護理人員延續衛教治療的細節和護理。

最後再次提醒大家
  • 選擇前,記得謹守「不、要、問」三原則 
  • 問診諮詢,要預約 
  • 治療前,務必要清楚幫您治療的那雙手是誰 
這樣,才能找到一個真正適合你「整形醫美」的「安全醫療環境」。


















2019年1月8日 星期二

一張便利貼、二個支撐的力量、三年後承諾,是企業品牌永續經營的基礎。






這幾年很多想創業的朋友問我,薪資的基本算法該怎麼算?勞基法規定上班時數是多少?獎金怎麼算?員工怎麼帶?企業怎樣經營?

但這些重要的創業問題之下,卻很少人問我「在經營的草創期,要如何才能讓自己活了下來?」


拿身份證在駕駛


九年前秋天,我有個好友Kitty在嘉義開了一家義大利餐館,拿著「護理師證照」去「當餐廳經營者」的她,在當時就好比是「拿身份證在駕駛」一樣的道理,有衝突也高風險

裝潢時期,因夢想她只看見過程的美好 ; 完工後的前兩個月,她仍然因為興趣而不畏懼顧客不足而再持續燒錢 ; 到了半年,才真實面對,因為她已經負債千萬。

一張紙


因為負債金額過大又遇到正要過年,我由她的口頭敘述下得知,當時她真的發不出年終和薪水。

這對「企業的未來」和「團隊的凝聚」是處在高不安定的狀態,最後也刮起一陣離職風潮。

在除夕夜的那一晚,仍有一組客人訂餐。

當天的嘉義只有低溫13度,冰冷的氣溫下,餐廳前的停車場只有二台車,一台是客人的,一台就是 Kitty上班的交通工具,整個道路都沒路人也沒有行駛的車輛,這氛圍增添了她低潮的濃度。

送走用餐完的客人後,Kitty到廚房招集留下來的少數員工,說了以下的一段話:「謝謝你們選擇留下來,接下來你們手上會有一張紙條,請你保留好,有一天我一定會兌現」。

這個故事,事隔多年後她才跟我分享。而紙條,在三年後她真的兌現了。


 嘴說容易,但最難建立。


「品牌」是企業「永續」經營的基礎,而這基礎「嘴說容易,但卻是最難建立」。

「品牌建立」是追隨著「領導者的理念和格局」,但要達到有效的永續經營下去,那格局和理念,必須先通過「時間、趨勢、視野、契機.......等」考驗,才能呈現最終的結果。

對的理念遇到不對的趨勢,事倍功半。
對的理念遇到不對的時間,事倍功半。
對的理念遇到不對的視野,還是事倍功半。

這些理念對企業來說,是成功經營上重要的因素。但這些因素下我認為有個更重要的核心就是「人」也就是「夥伴和員工」。

二個支撐的力量


Kitty因興趣而創立了自己的餐廳,也因為當時的勢讓自己陷入了一個負債的局中,這被抹滅的希望,最後是怎樣撐起而在延續呢?

其實這一切是來至兩個力量。

ㄧ.理念的堅持

二.員工的支持

員工支持是個重要的力量,當時走了一批員工,但也卻留下了一批她的英雄。這群英雄當年沒年終、沒獎金,只收下一張便利紙條,上面只寫著薪水獎金和年終的數字。

三年後,因為這支撐的信念下,讓Kitty兌現了承諾。

至今開業九年的Kitty,因承諾而和夥伴建立了「信任」。而夥伴也因理念,與Kitty一同創立的品牌,堅持與支持相互依賴,成為了一個永續經營的信念的通關密語。

Kitty,你有一群很棒的英雄,繼續永續下幾個十年吧!















2019年1月7日 星期一

我是誰?自己的內心保存三個原則,找到真實與自在。


我是誰?


「kate,你是誰?」這是前幾天跟一個老朋友吃飯,見面後坐下來我們開始對談的第一個話題。

這問題讓我印象深刻,但當時的場景和興奮相聚的情緒使我無法融入這問題中更深的含義,於是我立即回答:

「我是,吳緁苓啊!」這個答案,根本不會花上二秒以上的思考。

首先,先來談談我的朋友。她是一家連鎖傢俱的老闆,創業15年,一直以來全心投入經營企業,在職場上是個成功的女強人,社交圈中是個圓融的女性,在家庭是個稱職的媽媽。

整體就是個人人喜愛又羨慕的「超完美女神」。

但這位女神問完我「kate,妳是誰?」,接下來卻問了第二個問題「妳覺得,我像誰?」這時我突然發現,她應該發生了「某些事」。


真心的禮貌


記得我在三歲前,我都在學會記下「自己的名字」,努力懂得自己倒底是誰?

尤其是當別人在喊我名字的時候,自己會興奮舉手說「又」,只要反應越快,長輩就會開心地對我稱贊,直誇「好棒棒」。

上幼稚園後,開始努力先學會拿筆「寫出自己名字的注音符號」。

到了國小,逐漸熟悉學寫全名,等對自己的名字熟透後,就開始刻意想進入團體的環境中,為了在人際關係與社會中生存,開始去要求自己努力去記住「他、她」是誰?與「他、她」的名字。

時間久了,進入「進階化的社會」後,就開始要求自己「快速記住」與「立即講出」她人的名字,甚至迎合別人的要求,改變自己的個性,在當時這樣的行為對我來說,好像才是人際之間「真心的禮貌」。


記得與忘記


人在找尋自我的每個階段都有當下要突破的挫折課題。

但找尋的過程中,很多人為了迎合別人的認同,而改變對自己的肯定與自信 ; 或為了自己的名利,而刻意調整自己的價值觀。

時間久了也失去了自己,但這不是最可怕,最更可怕的是那時的你,可能將調整過頭而完全的不知覺。

這樣的途徑,就好比是一段「先記得、後忘記」自己的旅程。

外表設計師的護理師


對我而言,我走過了解自己是誰,也經歷過「吳緁苓」「護理師」「孩子的媽」「醫生娘」,到近五年開始有更多人猜測我是「髮型設計師」甚至是位「整形外科醫師」。

我曾經問過自己,五年前後在別人的眼中,「我」到底像誰?為何像?

到了今年,我才慢慢「明白」,在不失自我價值觀的原則上,別人的眼裡可能其實就是成長的你我。

「這明白」,有時要花上幾個月,甚至幾年才會突然懂。

無論你覺得我是誰?是設計師或是一個從未開過門診的「冒牌」醫師,我都會很感到很自在。因為我知道「這都是一小部分的我」。

不拿香對拜


如何讓自己成長而又「不迷思的找到自己」,建議要在自己的內心保存三個原則:

1.找到「自信」。

2.拉緊自己對的價值觀,不輕易鬆脫。

3.拿捏分寸,不討好,也不輕易拿香對拜。

一路的學習,都是「先前的你」在遇到問題後,去面對去學習,才能成就「後來的我」。

千萬不要花了十幾年來記住自己,卻輕易的再把自己忘記。這樣會變成四不像,也只會讓自己走上一個「不快樂,也不真實」的旅程。

與朋友聊完,才得知她被15年的女強人標籤,貼著撕不掉。

但三小時的坦誠、心靈的療癒、週末的沈澱,你承諾用勇氣來改變,而我將陪妳繼續走在那找尋「真正自己」的道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