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網站頁籤

2018年12月3日 星期一

三不原則,降低負面情緒發酵。




「我覺得.............」

半個月前的某個晚上我接到前同事宜芳的電話,電話傳來的聲音是哭過重重的鼻音,電話一接通後,我「喂!」了一聲,對方卻安靜十五秒。在還未知事情真正始末,透過話筒傳達這「無聲的頻率」,我接收到一個明確的訊息「她,很受傷」
等待安靜的同時,我腦子開始啟動思考接下來我該如何說?該如何做?


預期的支持被抹滅?



這時宜芳突然開口:「Kate,我在一個很信任的團隊中被人情緒攻擊,他在所有人的面前直接批判、言語攻擊我,這件事我真的很受傷。但真正讓我更痛心的是當場沒有半個人替我說句話,讓批判者一直失控惡言下去。」

她,哭了一整晚,想到就哭!跟這孩子聊的過程當中,我在想我能怎樣開導她?

「論份量」,我根本不是她的什麼重要人 ; 「論身份」,我不是專業的心理師 ; 「論情誼」,這孩子只有在我公司待過2個星期 ; 「論人生觀」,我也只是一個還在學習豁達人生的中年人。

想一想,自己開導人的資格還處在排長隊等領資格牌的其中,談開導資格,根本還輪不到我。但接下了這不捨的低落情緒,我除了傾聽,還是傾聽。


發酵的情緒


我讓他說完了整個事件經過,前後花了半小時而過程他邊說邊哭,這半小時, 這情緒讓我知道她明顯走不過去。顯然,這事件所「發酵的情緒」是比「事件本身」的傷害還要來得重、來得深。

「發酵情緒」不是指事件本身的「原因」,而是事件發生後讓當事人產生的情緒「果」。

情緒會在事件發生後產下感受,發酵的程度也會因為「第一時間協助者的陪伴」「不預期事物對當事者衝擊」程度不同而不同。

那如何陪伴這正在「情緒發酵」的身邊人呢? 我建議三個「三不」原則。


三不


1.第一句不說「我覺得」:

在情緒發酵過程,對方願意主動說時是一個舒壓出口,相對這行為已經具有信任。陪伴者的第一句話往往在溝通過程中佔著重要的因素,也是是否繼續延續陪伴的主要原因。

情緒發酵時,當事者是處於非理性和負面的狀態,但常常傾聽者總是會用平常的反應回應而出現第一句話為「我覺得.....」

「我覺得」是一句偏主觀的句子,比較不適合用於情緒發酵期來使用,此期比較建議用「客觀和傾聽性」的用句,來協助當事者緩和。


2.不要急著說「對事件看法的論點」:

人處理事情的程序是在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後,依照每個人的人生經驗與歷練不同,開始策劃的處理流程脈絡也不同。

經驗豐富者可以切斷情緒,立馬理性客觀找到事情的推理關鍵點,找到線索做正確的判斷與策略 ; 非經驗豐富者,卻更容易跟著當事者的情緒陷入一場局面,局面越亂越容易說「事件的論點」。


3.不要自以為:

陪伴過程中,除非自己是專業的教練,不然千萬不要用「自以為的想法」給建議。自以為的看法,可能會是不平靜下給的觀點,這樣可能會延長當事者沈溺在事件中的時間。



老師與陪伴者?


每個人的人生階段都會出現「老師和陪伴者」,「陪伴者」來幫你、協助你。「老師」則是來教導你、考驗你、甚至磨練你。
每件事的事後再回頭想想,這一切何嘗不是每個人增加「生命質量」的課題嗎?

悟的到,就跨過而更上一階。
走不過,就試著和過程的情緒學習相處,讓一切陪半自己的人生,修完每一堂必修的課。

我不是心理師,但我願意做個有感覺的陪伴者!


宜芳的事過了半個月,這幾天我才找到一個她找我解情緒的理由,這理由是「我們有緣分」。而他情緒的跨越過程,是讓我學習當一個「陪伴者」的課題。
這一切,理由是緣分,而陪伴是學習。